一条车险维修理赔“灰色链”若隐若现
肖宁(化名),南京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近日,他蒙迪欧轿车的保险快到期,就去南京某财险公司找朋友丁萍(化名)续保,没想到被这家财险公司拒保。对方称:上一年,这辆车出险5次,保险赔了3455元,比收的保费都高。另外,6月底我省23家财险公司信息联网了,“高危”客户会上“黑名单”,其它公司查到了也会拒保。肖教授气得跳脚:上一年我不过出险2次、赔一千,多出来的出险和赔偿是哪里的事儿?随着记者调查,一条车险维修理赔“灰色链”若隐若现。本报记者马燕
A.教授投诉:我成了“黑名单教授”?岂不大笑话?
“教授上了‘黑名单’,这不是天大笑话吗?”7月初,致电本报“维权‘壹’帮一”栏目时,电话那头的肖宁教授,情绪非常激动。他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004年,肖宁买了一辆蒙迪欧轿车,一直通过在某财险公司南京分公司供职的朋友丁萍办理保险。如出险,就到4S店修,数年来都是如此。去年,他照例在丁萍处办了保险,但考虑到出险后要自己去4S店修麻烦,就应朋友李明(化名)之邀委托他办理。
“但凡出险,就把车子往他那里一丢。”肖宁说,他信任李明,是因为李明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路子广。至于李明是找哪家修理厂、修多久,他都没再过问。“我清楚记得,去年到今年就出2次险。”肖宁介绍,其中一次是车门有划痕和凹陷;另一次,是人家倒车蹭了自己的车。“都在停车场发生,等我赶到对方车都不在现场了。”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就此咨询过南京一家4S店的负责人,得知这样的两种情况,顶多修1000元足够。
讲到这,他声音忍不住又高八度:“那多出来的3次出险哪来的?多出来的2000多元赔偿又哪去了?”他说着,调出了保险公司反馈来的出险记录——2008年7月7日14点出险,赔650元;同日23点出险,赔550元;同月8日10点出险,赔580元;2009年5月15日21点出险,赔1150元;2009年5月15日21点出险,赔525元。合计3455元。
“你看看,头三起就隔了一天,后两起是同时,怎么会这么巧?我很怀疑,修理厂和保险公司,背着我干了些什么!”他表示,因为两边委托的都是自己的朋友,他本不想追究,可现在保险公司对他的车子都要拒保了,他怎么上路?而且根本不是他的原因,却因此上了“黑名单”,这岂不冤枉之极?
B.教授尴尬:信息联网让教授续保难“钻空”
记者了解到,像肖教授这种车子出险较多的情况,以往由于没有信息联网,续保时,他可以选择换家公司投保,还是可以享受利率下浮的优惠。
但是,自今年6月底开始,这种“空子”钻不成了——6月下旬,我省在全国率先在23家保险公司开通了商业车险理赔信息共享平台,所有的车险理赔信息,这23家公司都能查到。也就是说,肖教授的“不良记录”已被这23家保险公司看到,到其中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续保时,都会遭遇保费上浮。不仅索赔5次以上续保保费要上浮30%;而且出险次数多、违规制造假赔案的,还可能进入“黑名单”。(详见本报6月18日A19《江苏23公司车险信息联网》)
当听到上述背景后肖教授更感气愤。他表示至少3点想不明白,需要保险公司和李明解释:第一、为什么作为车主,出险理赔没让他签字?第二、怎么会多出3起事故、多出这么多钱来?第三、每次出险的照片“给我调出来”。
C.记者调查:身份证被“借”生出银行卡“疑案”
记者随后联系肖宁的朋友李明。可连着两天,李明的手机刚拨通,才听记者提及此事,他就迅速挂掉电话,拒绝接受采访。
保险公司的丁萍则解释说,整个过程中保险公司的程序都是对的。有问题,也是出在修理厂这一方,不存在定损员骗保的可能。
她介绍,尽管肖宁说他自己就出险过2次,但他这辆车子在投保时没有指定驾驶人,因此每宗赔案,不一定非要肖宁本人签字。
“保险理赔是谁报案、谁签字。”她介绍,每宗赔案,都有实实在在的拍照记录、手续完备。另外,在他们公司,定损员定损,也要层层上报,不可能车子没有出险,定损员随便报个价格,上级就会批准;而什么样的险情,对应什么样的修理价格,也都有规定。
她还介绍:保险公司的赔款也不会由定损员经手,是通过银行转账的,3000多元的赔款,都已经打到了肖宁的银行卡上。
闻听此消息,肖宁教授感觉更为震惊。他告诉记者,“万万没有想到,李明拿了我的身份证,会去银行开户”。他介绍,当时委托李明代办修理理赔时,李明曾提出需要用到肖宁的身份证,于是自己也给了他,但这是为了让他代办维修,并没同意其去银行办卡。
“这件事如果不是这次保险公司告知,我还根本不知情,那些钱也没见到。”肖宁说。
这件稀奇古怪的“黑名单教授”事件,经本报介入,已发生了微妙变化。7月7日晚,肖宁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李明已托多人来协商,愿意承担多出来的损失;如果保险公司续保需上浮保费,多出来的钱他也愿意出。而多出来的3起事故以及赔款是怎么回事,因李明拒绝采访记者未得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