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条例不同,车险理赔费用有异
临牌失效后,行车需小心
目前是新车上牌的高峰期,因此车主办完上牌手续后,要使用临时牌照一段时间才能拿到正式的车牌。临牌的有效期是15天,如果15天后车辆的正式牌照还没有发放下来,那么车主行车需要非常小心。发现自己技术确实需要磨练,或者是经常“出没”的地方有车辆被盗的危险,建议车主在拿到正式车牌之前先把车辆“封存”在车库里。
记者了解到,按照东莞保险公司的惯例,新车购买保险30天内,在没有正式车牌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凭购车发票、保单等凭证向保险公司理赔。但实际上,如果车辆遇到重大交通事故甚至被盗的情况下,由于损失过大,保险公司可能拒赔。因为按照交通法规定,没有车牌的车辆不可以上牌。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车主也可能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车主黄先生就就遇到这样一桩麻烦事,他准备在办理上牌手续后的第二天购买车险,已经与代理人员进行过口头约定,对方已经准备好了合同。但是提车回家的路上黄先生就遇到意外,倒车时车辆撞倒花坛,车灯、后保险杆损失等的维修费用高达2000元。由于保单尚未生效,因此无法获得保险公司赔付。
意外发生时,首先要冷静
陈先生提车才三天,车辆在并道时不小心碰到另外一辆车的后车门,他非常紧张,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好打电话给已经有多年驾车经验的朋友曾哥求助。
陈先生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在事故发生后,车主首先要冷静下来,厘清事情的经过后再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会根据车主提供的情况,建议他是否报交警处理。如果车主长时间打不通保险公司电话,或者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也不必惊慌,可以拨打车险代理人员的电话,让其协助联系保险公司。
报案时车主讲话一定要慎重,因为保险公司会对车主所讲的话进行录音,假如报案所说的情况与车主后来在现场的描述或者是事实不符合的话,会影响查勘人员对事故真实性的判断,从而增加理赔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保存证据,车主也可以自己对报案经过进行录音,并且用手机拍下现场以保存证据。
各地条例不同,理赔费用有异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很多商务型用户买车之后会驾车到处出差。异地出险需要用什么证件,有何注意事项?这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事情。记者采访保险理赔人员获悉,在东莞本地行车,车主只需随身带上驾驶证与行车证,而到外地出差,为了方便索赔,车主应该把商业险保单、交强险保单也带上。
在车辆出险时,理赔人员会让车主选择在出险地还是回东莞维修。这个时候车主要与车险地的理赔人员协商。由于各地生活水平、汽车保有量不同,因此车险条例也有一些不同,车辆的维修工时以及零部件费用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上海、北京的维修费用比东莞要贵一些,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维修车辆少,车辆的零部件价格也更高。而一旦车辆受到较严重损失,车主也需要自己赔付部分费用。所以异地出险时要仔细比较后再作出决定,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移动不当,好心车主遭拒赔
孙先生一直觉得自己被拒赔有些冤。上个月他的车辆在莞樟公路撞到了马路中间的绿化带,报案后保险公司要求他在原地等待查勘。当时是下午6点钟,他的车辆因此引起了大塞车,旁边有些车主要求他把车开到路边去等待。后来查勘人员到达现场的时候,发现由于孙先生在底盘受损、车辆漏油的情况下启动车辆,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最终的处理结果是保险公司赔偿了孙先生底盘的损失,但是发动机部分则以“人为扩大损失”为由拒赔。
据有丰富理赔经验的车险查勘人员介绍,未经同意擅自离开现场是新手常犯的错误之一。除了孙先生这种情况外,有些车主在发生双边事故后,为了省事私自离开现场,并且与对方私下协商出另外一个“事故”地点。但这容易被当做骗保案件,因为保险公司的查勘人员会对事故现场进行仔细检查,从一些细节判断报案地点是否为事故现场。因此,车辆移出现场前一定要经保险公司同意,并且拍摄照片保留证据。
链接:特殊人群需要特殊险种
除了以上几种险种外,涉水险以及车身划痕险也是非常实用的险种,但是很多保险公司这段时间已经停止销售这两种险种。
车主在选择车险时,要根据车辆的价格、自己的车技以及道路驾驶环境,综合考虑自己以及爱车所面临的危险,在以上几种必购险种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险种。比方说,如果车主经常需要到外地运货,可以考虑购买车上货物责任险,这样因车辆发生意外而导致货物出现损失,车主可以从保险公司处得到赔付;另外,经常出入工地、长时间跑高速的车主以及豪华车买家,不妨购买轮胎单独破损以及玻璃单独破损险,这两个险种可以令车主节约不少前挡风玻璃以及轮胎损坏引起的维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