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改革 可设立最高限价标准

所属分类:
2013-9-21 11:12:11
加入收藏
近两年,保监会都选在8月初公布上年交强险的整体业绩。
大众保险、英大泰和财险、中煤财险3家财险公司今年率先披露的2011年交强险成绩单显示,3家公司2011年交强险业务继续呈现亏损状态,似乎仍难觅佳绩踪影。
1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亏损一方面是因为保险公司可能存在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在于交强险制度本身。他认为应对交强险进行改革,将财产保险从中剥离出来,或提高人身保障赔付额度,或降低保费,这对保险公司和消费者都是大有裨益的。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告诉导报记者,并非所有保险公司的交强险都在亏损,保险公司也应调整自身的交强险运营管理制度,降低成本。
成本代价
大众保险和中煤财产保险公布的2011年度专项审计报告中的损益表显示,其交强险分别亏损1.4亿元和470多万元。
当然,如此亏损的险企不止一两家,更不止这一年。数据显示,2009年交强险整体经营亏损29亿元,其中承保亏损53亿元,投资收益24亿元;2010年,交强险整体经营亏损72.4亿元,其中承保亏损97.1亿元。
“交强险赔付率高,车损后首先赔付,成本高。”王国军表示。据悉,自2010年起,交强险赔偿上限由6万元提高到12.2万元,增加了交强险的理赔支出。
郝演苏强调,车险总体来说是盈利的,这是保险公司为取得后续商业保险客户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代价。
但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的交强险都在亏损。据了解,2010年33家经营交强险的公司中,有5家财险公司交强险业务累计经营利润为正。王国军认为,这跟管理运营好坏有很大关系。
郝演苏认为,“一方面,管理系统的统筹安排没有做好;另一方面,交强险不盈不亏的经营原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业务操作。”
可设立最高限价标准
行业人士认为,国际上经营交强险的模式与我国不同。比如美国,采取的是市场化方式,政府只强制车主投保,保险条款和费率在政府的一定规定下,由各商业保险公司自行制定,盈亏由保险公司承担。
“在国内,虽然条款费率是由行业协会制定、保监会审批,但保险公司缺乏定价权,在费率调整方面也比较被动。”郝演苏分析说,因此,交强险需要进行改革。
两年前,江苏成为全国首个交强险改革试点省份,人们对此充满期待。然而,截至目前,江苏的交强险改革依旧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传出7月末江苏省已经决定暂时停止对于交强险改革的消息。
郝演苏认为,交强险改革的重点是对费率进行地区差异化调整,保监会等部门可设立最高限价标准,各保险公司则根据大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进行自主定价。
在王国军看来,如何调整交强险运营管理制度也至关重要。另外,外资险企涉足交强险后,能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效竞争的存在,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加强产品创新的压力与动力。
买车之后需要买保险,这是所有车主的共识,但具体需要哪些保险,却不是每一位车主都能搞清楚的。
车主明白车险有哪些种类及承保范围,便可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需要买哪些保险了。下面介绍几个主要车险险种及其投保攻略。
1.交强险,是强制保险必须购买,主要对交通事故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
2.车辆损失险,对发生碰撞等意外事故造成保险车辆本身的损失,按合同规定赔偿。建议新车和新手购买,老司机可适当选购。
3.第三者责任险,是对交强险赔付不足的部分的补充赔偿,车主可以根据实际...
查看全文>> 陌生来电
43岁的王强年初购买了一辆汽车,刚提到车第二天,一大堆关于车险的电话和信息纷至沓来。“保险公司的信息这么灵通!”王强感叹,并没去保险公司咨询,为什么保险公司能够知道他的手机号码呢?
同样困惑的还有郝力,他曾经莫名接到过许多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反问对方从哪里拿到他的联系方式时,对方称,是从网上查到的。但他继续追问从哪个网上搞到的,对方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就直接挂断了电话。郝力说,自己并没在网络上公布过自己的电话,号码怎么蹊跷地跑到了保险营销员手中?
张萍最近生了宝宝,...
查看全文>> 2013年8月18日
“实保实赔”以及“代位求偿”将何时在全国推广 备受广大车主关注的车险条款及费率改革于上周出台!
3月8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叫停车险理赔中被老百姓称为“霸王条款”的两大规定:“无责不赔”变“代位求偿”,“高保低赔”变“实保实赔”。
不过,由于《通知》中没有对保险公司的具体“整改措施”列出时间表,因此,“实保实赔”以及“代位求偿”将何时在全国推广,成为广大车主如今最关注的问题。
3月9日,接近中保协的知情人士透露,中保协的车险示范条款将在近期公布,时间大约在3月15日左...
查看全文>> 最近有媒体对车险损中车辆发生全损的“高保低赔”个案作了放大性报道,引起舆论关注。那么,用个别案例推导出“高保低赔”这样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是否科学合理呢?
有关权威专家指出,以车损险保额对比盗抢险保额是不正确的。车辆被盗是一次性事件,不可能持续或连续发生,保险公司以折旧后的车辆实际价值理赔,不存在 疑问。然而,车辆在投保车损险期间,既可能只发生一次性全损,也可能连续多次发生较大车损,导致最终的保险理赔金额可能会超过保额。也就是说,在这两种情 况下,同一个投保人既有可能“吃亏”更有可能“占便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