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汽车车险理赔越来越烦心
私人汽车拥有量不断增长,各种交通事故频发,令许多车主对事故处理和车险理赔越来越烦心。据统计,在上海平均每100辆车每年会发生90起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对许多车主而言,保险就是保障。但在交通事故实际处理过程中,却会遇到种种麻烦事。
理赔条款繁多车主“吐槽”最集中的是“选车险比选车还难”,众多的保险项目和事无巨细的理赔条款,更是让购车者心烦意乱。车险条款繁多而且难懂,很多车主就懒得仔细阅读车险条款,便草草在车险合同书上签名。如果不认真阅读车险条款,在理赔时就会遭遇车险条款的“刁难”。比如要以事故责任大小来计算相应免赔率;若汽车停靠时被撞坏,保险公司会想方设法按三者险作无责理赔,或以找不到第三方事故特定理赔,诸如此类。对于那些根本没有时间熟记车险条款的车主来说,碰到无良保险公司,就只能干瞪眼了。
材料搜集太麻烦车主出险索赔时,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供索赔申请书、事故证明、车辆证明、驾驶证明、三者财产损失情况,或是人伤、务工、护理等一系列手续和资料,并需要在保险公司出具的多份资料上签字确认,这些材料的准备和手续办理流程十分繁琐。再加上部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办理理赔手续时,许多时候未能将所需手续一次性告知,许多车主都有办理事故理赔时遭遇“折返跑”的经历,有的甚至是五六次,实在让人吃不消。
保险公司定损评估不公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以降低赔偿金额的原则来定损,而车主则普遍希望能将车辆修复如初。这种落差的出现原本非常正常,但因为双方在专业知识上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保险公司相对而言有更大话语权,事故理赔中出现车辆受损评估不公的情况,非常普遍。只有极少数“较真”的车主会去找第三方评估机构评定损失,但第三方机构评估需要支付相关费用,而且被评估定损越高,支付费用越高……面对保险公司的“店大欺客”,大多数车主还是忍了。
时间赔不起事故一般发生在着急赶往目的地的路上,事故发生后,车主往往都希望尽快处理事故,或者有人接手处理,好让其尽快脱身。但是再简单的理赔程序,一般也包括如下流程:报案、查勘定损、签收审核索赔单证、理算复核、审批、赔付结案。从事故发生、到出险定损、到修理赔付,车主前后要跑好几个地方,办理一次事故理赔,耗时耗力。
新手容易遭人讹诈人身事故发生后,简单一点的情况就是对方坐在地上,不给钱不肯走。遇到经验丰富的“老手”,如果车主没有专业伤残鉴定人员协助,就只能由对方提供的材料来认定伤残的严重程度,花钱买个平安。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碰瓷”新闻,让司机们对路边的电动车和老人家都提心吊胆。
异地事故处理很被动假期或是周末去周边地区旅游度假,万一在外地出现行车事故,异地理赔程序就十分麻烦——破坏了原本的好心情不说,由于保险条款的繁琐规定,事故处理过程必须谨慎再谨慎。比如在损失不大、维修时间不长的前提下,车主一般最好就地维修,因为保险公司一般仅承担一次必要、合理的施救费用。如果将车拉回家,发生的二次拖车费,保险公司一般是不赔的,这一点,许多车主根本不知道。
无良商家防不胜防当车辆发生一些小碰撞、产生的维修费用并不太多的时候,车主们一般不愿意去走繁琐的理赔流程来给自己找麻烦。有些车已经过了保修期,没有可以信任的综合维修厂,就只能去找4S店花费更高的价格维修车辆。但良莠不齐的维修店总是让人感觉不放心,4S店出售掉包产品的事情也屡有发生。所以,碰到可赔可不赔的小事故,车主总是特别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