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已率先启动了车险费率机制改革
深圳市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平台,就是利用计算机远程信息系统,将各保险公司车辆承保信息、理赔信息平台链接成为一种数据交互媒介。通过信息共享,统一全市各经营车险公司交强险费率标准,费率浮动清晰透明,车主投保可以更加清晰明白。
深圳市交强险平台的上线,意味着深圳市22家经营车险业务保险公司交强险业务的询价、承保、批改均须通过这一平台,平台对交强险费率浮动标准进行控制,各保险公司交强险费率将完全一致化。
据深圳保险同业公会信息部主任王茂介绍,截至6月22日下午5时,他们已累计导入交强险历史保单总计42.65万件。深圳车险全行业自2007年7月1日问世以来,交强险的承保理赔数据已全部实现共享。无论车主在哪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均会首先登录该信息平台查阅车辆历年出险情况,然后根据交强险费率浮动原则,准确算出保费。因此提醒车主,无论在哪家公司投保,交强险费用应当完全一致。
商业车险数据9月有望共享
据介绍,交强险平台是深圳市机动车综合信息平台的一部分,深圳市机动车综合信息平台包括交强险平台、商业险平台、酒后驾车费率浮动系统、多种金融工具支付系统,以及与市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数据共享系统与车主自助查询系统。
深圳一大型保险公司的车险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大家都希望不出险就少缴费,但这是需要技术手段做支撑。各家公司数据不共享,车主今年投这家,明年投另一家,出险记录怎么统计?现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深圳已经实现了交强险与理赔记录“单挂钩”的全行业数据共享,一旦商业车险全行业数据共享后,车主期盼已久的不出险少缴费的愿望就能实现。
据悉,深圳已率先启动了车险费率机制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保费与风险程度挂钩。
据记者了解,深圳市机动车综合信息平台工作组已经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递交了相关申请报告,预计在今年9月底,我市商业车险的所有承保、理赔信息也将全部纳入深圳市机动车综合信息平台集中管理,并与市公安交警局、市地税局、市运输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开展实时信息交互共享。
深圳交强险究竟能收多少钱,一直是公众和媒体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中国保监会和各家保险公司均还尚未披露截至目前的全国深圳交强险保费收入数据,因此社会上存在着各种猜测。本文作者以专业从业人员的角度,从机动车保有量和深圳交强险投保面两方面来论证深圳交强险的保费收入,以供大家探讨。
目前,关于深圳交强险的保费收入最典型的说法是: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1.48亿辆,按1000元的费率计算,只要投保率达到80%,每年保费收入就能达到1000亿元(另有一说为800亿元)。对此,笔者进行了研究后认为,这一结论是建立在主张者对保险、对深圳交强险、对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不甚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距离事实情况相去甚远。
笔者首先从两个方面的数字予以说明。一是保监会公布,去年下半年,未经审计的全国深圳交强险保费收入为218.7亿元。如果将这个数字扩大到全年,那么全年的保费收入也只有530多亿元。如果再考虑今年上半年的机动车自然增长量,预计全年的保费收入应当在550亿元左右,离1000亿元的保费收入水平还相去甚远。虽然有人对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提出质疑,认为“给公众提供的虚假数据”,但并没有提出有效的证据,故不足为凭。二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年报中公布的2006年经营数据。该公司的车险业务占据了将近50%的市场份额,且经营业绩经过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应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可信性。虽然该公司并未单独公布深圳交强险的业绩情况,但从其包含深圳交强险的整体车险经营情况也可以看出,深圳交强险的保费收入远没有某些人想象中的那么高。2006年,该公司的车险整体保费收入为498.37亿元。如果由此推算全国的车险保费收入,应当在1000亿元左右。而这1000亿元中,绝大部分保费收入不是深圳交强险,而是商业性车险——因为深圳交强险在2006年下半年才得以施行。如果按照“1000亿元”的说法,半年的深圳交强险保费收入就应当有500(或400)亿元,这等于各家保险公司在下半年除了深圳交强险业务以外没有开展任何其他商业车险业务,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认为深圳交强险保费收入有1000亿元的人在保费收入的预测上,主要犯了两方面的错误:第一,对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内部结构没有进行详细划分,并导入了错误的车均保费判断;第二,明显高估了目前的深圳交强险投保面。
首先说第一个错误,虽然我国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在1.4亿辆左右,但在内部结构上,汽车只占约5100万辆,其中还包括近了1400多万辆的农用汽车;如果说这部分车辆的车均保费能够达到1000元以上,是说得过去的,甚至还可能更高一些。但是否能达到有些人认为的1800元?笔者认为不大可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民用轿车保有量1545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149万辆。这部分车辆占到了整体汽车保有量的30%,车均保费预计仅在1000元左右。在深圳交强险费率方案涉及汽车的35个车型中,尽管有21个车型的保费水平在1800元以上(含1800元),但这些车型以出租车、大型营业性客货车和特种车为主,在汽车的整体保有量中占比相对较低。据此,笔者判断,汽车的深圳交强险车均保费不会高于1500元。摩托车、拖拉机的保有量大约分别在8200万辆和1300万辆左右,这部分车辆的车均保费则远远低于1000元的水平。如摩托车,按照深圳交强险的费率方案,其保费包括120元、180元和400元三档,其中400元一档适用于排量在250cc以上的大排量摩托车和侧三轮摩托车,而这部分车辆整体社会拥有量极少,因此,笔者判断摩托车的车均保费不会超过200元。至于拖拉机,则车均保费更是少的可怜。虽然各省区的费率水平存在差异,但占拖拉机保有总量95%以上的兼用型拖拉机保费最低的只有50元,最高的也只有120元。因此,兼用型拖拉机的车均保费应当在40元到60元之间。运输型拖拉机的保费虽然从280元到700元不等,但因总量较少,对整体的保费收入水平的影响很小。因此,在不细致区分机动车保有量的内部结构,而笼统地以1000元或1800元的车均保费进行判断和测算,其合理性和客观性很难得到保证。
再说第二个错误,即深圳交强险的投保面是否达到了80%。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看,深圳交强险的投保面离80%同样相去甚远。虽然深圳交强险具有“强制性”,但并不代表所有的机动车,所有人都具有投保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深圳交强险制度施行以前,全国有25个省级行政区实行了地方性的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但从当时的情况看,全国的整体第三者责任险投保率也不到40%,其中,汽车的投保面略高,大概可以达到70%左右(在当时汽车中并不包含农用汽车。如果将农用汽车计算在内,则投保面可能不足60%),而摩托车、拖拉机的投保面则相当低,不到20%。其中很多的摩托车、拖拉机在车辆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后,就再也不参与年度的审验。对于这部分车辆,“强制”无从谈起。从国外的情况看,很多国家和地区推行强制保险多年,投保面也依然达不到100%。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民众保险意识相对薄弱的国家而言,达到80%的投保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按照笔者的判断,深圳交强险的施行,对于提高汽车(而且是非农用汽车)的投保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农用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而言,由于车辆分散、管理难度大,且车主的保险意识薄弱,投保率在短期内不会表现出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深圳交强险在其施行的第一年,保费收入应介于550亿元—600亿元之间。保监会公布的218.7亿元的半年保费数据,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