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车险违规现象有何新特征?
所属分类:
2013-5-11 20:54:55
加入收藏
手续费乱象再现
当券商相继抛出“财险巨头今年丰收在望”这一论点时,身在财险公司分公司的基层员工却不以为然。
车险是各财险公司的业务大头。谈及今年业务情况时,一家中资财险上海分公司车险部负责人一脸焦虑,“就上半年来看,我们离总公司下达的指标还有一定距离。”他坦言,受累于今年新车销售下滑,车险增量业务较少,各财险公司唯有在存量业务(车险续保)上一拼高下。
然而,“蛋糕”没有变大,抢食者却与日增多。自去年以来,上海财险市场新增浙商、紫金、鼎和、信达等多家中资分支机构,令原本主体就多的上海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更进一步来说,正是这些新主体的加入,打破了车险手续费竞争的平静。
按照上海车险手续费自律公约,财险公司支付给中介(专业车险代理机构、4S店等)的手续费上限是“15%(商业险)+4%(交强险)”。据多家财险公司负责人透露,今年一季度,紫金、信达等在沪分公司的车险保费增势迅猛,这与其高于同业的车险手续费息息相关,达到了18%+4%、甚至是20%+4%。
深谙手续费高企之伤害的大型财险公司并未选择跟随。然而,步入第二季度后,以人保、太保为代表的大公司却发现自己的市场份额在逐月下跌。“大佬们”坐不住了。“二季度后,大公司的商业车险手续费也上升到了18%至20%。”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大公司上调手续费后,个别新设立的财险公司再次将手续费上调至25%到28%。
这样的恶性循环,搅乱了上海财险市场,同时对公司来说,亦得不偿失。“对于大公司来说,因为有非车险业务的贴补,及控制得当的赔付率,如果商业车险手续费能控制在23%、24%以内,还是有承保利润的。但对于小公司来说,当手续费超过20%时,车险业务亏损就是既定事实。”上述人士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