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车险主推财险增长,网络车险破壳小试牛刀
电话车险成为2010年中资财险公司最给力的渠道。第一家获批电话车险业务的平安财险,全年电话车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超过120亿元,同比增长190%;第一家专业车险公司,天平保险的电话车险渠道保费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260%。电话车险业务在上述两家公司的占比分别达到20%和10%,并顺利实现盈利。 2011年车险市场硝烟已起,一些公司制定的20%以上的增长靠什么来实现?电话车险渠道很可能还是财险公司保费增长的主动力。不过,在其续写财产险增长主旋律的同时,网络车险渠道却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并有望逐步形成对峙之势。
利润协同增长
作为国内财险市场最大的单一险种,车险业务规模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已经实现扭亏为盈。
天平保险企划精算部总经理陈文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0年车险业务仍然保持较好的盈利状况。其中,省去全部中间费用的电销车险渠道,在盈利能力方面要更胜一筹。
另据平安财险信息披露,自2009年电销业务实现1.5%的盈利之后,2010年电销车险业务继续保持盈利水平。
陈文志认为,电话车险渠道发展时间不长,之所以能够较早实现盈利,主要有3方面因素:第一,业务获取成本下降,保费充足率上升;第二,非核心业务低成本外包,行政和人力成本摊薄;第三,严格控制承保条件,加强审核,致使虚假案件数量及相关损失减少。
目前,电话车险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已形成了稳定可靠的车险运营模式。即电话车险提供15%费率优惠后,保险公司还可以实现盈利,将获取的利润继续投入扩大电销体系和提高服务效率,最后形成客户、电话车险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平衡。
运营压力上升
实际上,电话车险业务的运营成本不菲。
据悉,在电话车险市场一家独大的平安财险,仅2008年和2009年的渠道运营固定投入就超过1亿元。可以说,通过电话买车险是一个便宜的渠道,但通过电话卖车险并不是一个便宜的渠道。
“上班路,电台播放的电话车险广告一个紧挨着一个,平安、人保、太保、天平、大地。代言人更换频率也是一茬接一茬,唯一不换的就是15%价格优惠。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烦躁的心理。 ”一位车主这样向记者描述着自己听电话车险广告的感受。
平安财险每年投出的电话车险广告费高达几个亿。 2011年,平安财险相关的品牌推广费用将达到5亿元,以进一步巩固在电话车险市场的领导者地位。水涨船高,为了使电话车险增长速度不受影响,其他经营电话车险的财险公司纷纷提高费用投入。
人保财险内部人士透露,如果不及时增加业务推动费用,面临的不仅仅是车险业务下降的问题,还有保险公司最不愿看到的客户流失到竞争对手的情况。
分析人士指出,保险公司只有不断扩大电话车险的业务规模,才能有效分摊高额的建设运营费用和中后期业务推动费用,否则巨额的前期投入反而会成为保险公司的负担。
视野亟待拓宽
目前,全国已获得电话车险经营资格的财险公司有12家,另有30家财险公司正在等待监管部门审批。电话车险市场未来的竞争之激烈,可谓不言而喻。
陈文志表示,财险公司在电话车险的竞争,其实就是一场客户资源的争夺。在电话车险诞生之前,财险公司绝大多数的车险业务来自代理渠道,在支付了高额手续费之后,却拿不到真实有效的客户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车险正在成为保险公司下一个重金打造的直销渠道。目前,平安、人保、太保、天平等中资财险公司,已经在电话车险业务走上轨道之后,拿出一部分资源开拓网络车险渠道。
一方面,财险公司通过电话车险积累的客户资源,能够通过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准确及时的向客户提供报价服务;另一方面,财险公司能够进一步降低人力培训和配备成本,进一步提升车险业务的盈利空间。
专家认为,在网络车险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电话车险的强势抵抗。尤其是正在尝试电话、网络两条腿走路的财险公司内部,如果没有指定统一的战略规划,还会形成部门之间的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