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险迎来了承保盈利与保费增长的 “量价齐升”
跨入2011年,上海车险市场却如同多变的气候。车市销售下滑和车险保费充足度上升利好消化殆尽,使车险市场的高增速戛然而止。手续费行情的不断攀升令盈利空间近乎“微利”的车险市场重新
上海车险市场怎么了?上海车险市场怎么办?
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需先来关注两个数据。一是“51”,即上海财险公司突破50大关,达到51家。二是“2.88%”,即新设财险公司来势汹汹, 4家新财险公司在前5个月一举拿下上海车险市场份额2.88个百分点。
明眼人或许已经从这些数据中找出了问题的答案。其一,盈利让车险业务成为众多财险公司追逐的 “香饽饽”。年初,各家财险公司纷纷调高2011年车险保费计划,加大资源投入。其二,车险增量业务减少,保险主体激增,加剧市场竞争。新车销售下滑,使得车险市场这块 “蛋糕”无法做大,分羹者却日益增多。财险公司只能通过争抢其他公司的业务来扩大自身的份额。其三,新财险公司 “动物凶猛”,迫使大公司 “奋起反击”。前5个月,上海车险市场规模排名前5位的公司呈现出市场份额 “4降1升”格局。大公司的忍耐限度已接近临界点。其四,中介机构在此轮财险公司 “手续费比拼”中起到了 “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自诩 “汽车服务专家”的代理公司手握客户资源,待价而沽,时不时撩拨财险公司那颗 “驿动的心”,以达到手续费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目的。
正是上述4点造成了2011年上半年上海车险市场的暗潮涌动,而这仅仅是开始。 “山雨欲来风满楼”,更大的一场暴风雨正在酝酿之中。那么,如何才能留住上海车险市场的春天, “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顷”呢?
笔者以为,此时此刻,自律必然被他律所取代,需要监管部门 “该出手时就出手”。对于监管手段,笔者的建议是四个字“一压一保”。
所谓 “一压”,即控压车险市场手续费成本。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准确测算,合理确定中介成本上限。根据财险公司车险市场份额不同,实施梯度分级的手续费支付标准 (上限)。举例来说,经测算,中介成本上限为18%,该比例可确定为小型财险公司手续费支付上限;中型财险公司在此基础上下降3个百分点,支付上限为15%;依此类推,大型财险公司手续费支付上限为12%。
此举可以取得一举三得的效果。首先,合理的手续费成本能平衡财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次,梯度分级的手续费支付标准可保障中小型财险公司的生存空间。第三,财险公司,尤其是大型财险公司将有更多的中介成本被节约下来投入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真正达到回馈客户的效果。
所谓 “一保”,即保障上海车险市场盈利。乍一看,这似乎有些 “天方夜谭”的味道。盈利如何能够被保障?其实,盈利与否恰恰最应该成为监管工作围绕展开的核心问题。当前,由于监管资源的稀缺,监管部门安排检查对象一般采取 “预算制”或 “举报制”两种方式。前者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制订全年检查计划,如市场份额、企业性质等。后者是根据市场主体行为优劣确定重点检查范围。不过,两者均具有相当的随机性,容易使部分财险公司产生侥幸心理。他们认为,上海市场有这么多家财险公司,监管部门一定查不过来,检查不一定会轮到自己,因此可能选择铤而走险,扰乱市场。
但是,假如以 “车险亏损公司”为监管检查的必查重点,那么这些试图以抬高手续费成本来争抢业务的财险公司在行动之前,一定会思考高投入能否带来利润。否则,一旦产生亏损,势必招致异常严厉的监管惩罚,如罚款、停止业务、撤销高管职务等。这样将引导财险公司理性经营,减少不惜代价、盲目抬高手续费成本的行为,进而维护上海车险市场整体盈利的良好发展形势。
或许,有人会不屑一顾,认为通过严苛的监管手段来管理市场是一种低层次、非市场化的行为。在此,笔者想借用张维迎在其 《市场的逻辑》一书中的一句话:所谓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而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同理,监管手段,本身也无高低之分,而是由其效果的优劣所证明。那么,什么才是好的监管效果?笔者觉得有两条简明标准:一为顾客满意,二为企业赚钱。这才是推动行业和谐,市场进步的根基所在。
2013年2月28日
要求服务方便的客户,通过4S店投保会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