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车险理赔误区的解读
所属分类:
2013-7-30 20:53:24
加入收藏2.切记车主应先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查勘、定损后才是对车辆进行修理,最后提交单证、赔付。
3.切记勿发生事故后不与保险公司直接联系,就将理赔全权委托给较为熟悉的修理厂。
市民小吴最近刚拿了驾照,迫不及待地开着自己的新座驾上路体验,没想到还没过足隐,爱车就与别人碰了头,想到自己是新手上路,又买了保险的,在认定责任时,小吴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这一冲动,就让他损失了好几千元。
保险专家表示,在新手上路期间,像小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其实都是对车险理赔不熟悉造成的。其中有三大误区,是新手上路要避免的。
误区一:随意包揽事故责任
有的车主认为反正有保险公司赔付,事故中的责任认定并不重要。在进行认定时,有的车主“不怕”承担责任,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保险公司的理赔依据是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
对于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根据车主承担的责任轻重,制定了不同的赔付比例。在责任认定中,车主一定要明确责任,不是自己的责任一定不要承担,切记不要对责任“大包大揽”,避免留下后患。
误区二:先修理后报销
有些私家车主,在车辆出险后并不是立刻向保险公司报案,而是先找修理厂,修完车后再找保险公司报销费用,其实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理赔的一般程序。
其实,出险后应首先打110报案,并拿到交警开出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以便日后可提供警方的有关事故记录。
在交警处理完事故后,车主应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会派人查勘、定损,然后才是对车辆进行修理,最后提交单证、赔付。
如果车主不向保险公司报案先修理车辆,在理赔时保险公司认为修理费用高出定损的费用,差额部分将有可能由车主自己承担。所以先定损后修车,是对被保险人自身利益的保护。
误区三:委托修理厂理赔
很多车主为了避免麻烦,发生事故后不与保险公司直接联系,就将理赔全权委托给较为熟悉的修理厂。这样做虽然挺简单,但也存在不小的风险。
一些规模小、资质差的修理厂往往利用客户的信任,用便宜的零部件为客户修理,以高价的零部件向保险公司索赔,这样修理厂就可以获取不同零部件之间的差价。还有一些修理厂称可以帮车主理赔一些不符合保险公司理赔条件的事故。修理厂会让车主走一些“歪门邪道”以达到赔付的目的。
这样做如果被保险公司查实,车主不但需要自己承担责任,还会在保险公司留下不良的记录。就算没有被保险公司发现,在续保时车主也会由于事故记录增多,而得不到费率上的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