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如何避开车险免责“禁区”

 所属分类:  2013-9-4 11:46:31    加入收藏

上周,王宁(化名)通过某车险销售网络为爱车购买了某公司的车险,保单上注明其享受7折优惠保费为4300多元,而王宁实际上只支付了4000元。当时销售人员向他透露,这比他们从保险公司拿到的费率更低。能买到便宜的车险王宁当然高兴,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么卖法,代理的网站不是越卖越亏么?加上网站人力和运作成本,他们哪里来的利润呢?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中介已成为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的重要渠道,2006年上海地区通过中介渠道实现的车险保费收入为39亿元,约车险总保费的75%。车盟、从众等新型车险中介平台依托网络也崭露头角。以车盟为例,目前每天有上千人在车盟预约投保,2006年的营业收入更是近亿元,在上海私家车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5%。

  即便拥有如此骄人业绩,不少代理公司的盈利能力仍然受到怀疑———低价销售被诟病。像王宁遇到的保费“折上折”是不少代理机构的“杀手锏”,其实际保费均比打折后保单上所载的金额低出10到15个百分点。按照商业险最高15%和强制险最高4%的中介手续费计算,这些代理机构的盈利空间实在是微乎其微。

  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不断从事这样的“赔本”生意呢?

  业内人士分析,不少新型代理机构的眼光集中于海外上市,如车盟、从众等。为了吸引上市所需的风险投资,必须扩展业务规模,而为了快速扩展业务规模,最直接简单的方式便是低价销售:大部分车险代理机构都会就是设定一两个低价产品,作为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至于这个价格优势会低到什么程度,各个机构各显神通都有不同的尺度。

  低价竞争一直是中介无序竞争的症结,保监会为此特意颁布了“车险限折令”,规定车险折扣不得低于7折。然而就目前来看,不顾“限折令”和行业利益,公开“铤而走险”的代理机构为数不少。

  从监管的角度看,中介机构的治理一直是保险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车险限折令和自律公约的出台,只不过是监管部门试图通过价格约定来遏制市场恶性竞争罢了。然而,当有一家机构破坏规定后,对利益和规模的追求驱动势将削弱相关限令的约束力,并因此有可能导致代理机构的低价竞争———犹如穿上了红舞鞋而欲罢不能。

  对此,专家认为,保险公司之间应该在相互竞争中合作,将业务利润和客户利益放在首位,惟有联合抵制不正当竞争,才可能尽快结束无序竞争及其不良后果,摆脱业绩骄人、利润微薄的尴尬局面。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能将可能达到2000万辆,汽车售后服务的市场总额有望达到3000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带来的除了惊人的保费规模,自然还有对丰厚利润的期待;而要想使这种期待变为事实,抵制和消除不正当竞争可谓至关重要要。

2013年4月1日

购买车贷险 贷款期限较短
    贷款期限较短。由于车辆贷款金额相对较少,加上车辆损耗大,保险公司为控制风险,车贷险的贷款期间一般不超过5年,有的明确为3年。受保险期限的约束,贷款人需妥善规划好自己的还贷计划。...查看全文>>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