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电
消费者沈小姐:“前些天我去4S店做保养,销售人员见我的保单马上要到期了,建议我在他那里续保,说能帮我搞到事业单位的保单,能便宜400元左右,这样做有风险吗?”
沈小姐去年4月购买了一辆标致307,最近又在4S店销售人员的推荐下续保,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盗抢险、玻璃险等6个险种,共计保费2760元。原本3220元左右的保费一下子便宜了460元,而唯一不同就是,保险单上被保险人的名字由沈小姐的名字变成了“市盐务局”。
事后,沈小姐越想越不放心:“销售员说他们那里有很多家庭用车都是这样投保的,价格能便宜点。可是,所填的单位我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若是有保险大额赔付的话,保险公司会承认吗?”
事实上,与沈小姐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止她一人,不少车主在销售员“拍胸脯保证”之下,也选择了这样的一份保单。经销商为何要这样做?使用该保单,如果真出了险,是否能得到正常的理赔呢?
低价保费只为争客源
据记者了解,沈小姐投保的是中国人保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