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高危”客户上了车险“黑名单”
肖宁(化名),南京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近日,他蒙迪欧轿车的保险快到期,就去南京某财险公司找朋友丁萍(化名)续保,没想到被这家财险公司拒保。对方称:上一年,这辆车出险5次,保险赔了3455元,比收的保费都高。另外,6月底我省23家财险公司信息联网了,“高危”客户会上“黑名单”,其它公司查到了也会拒保。肖教授气得跳脚:上一年我不过出险2次、赔一千,多出来的出险和赔偿是哪里的事儿?随着记者调查,一条车险维修理赔“灰色链”若隐若现。本报记者马燕
A.教授投诉:我成了“黑名单教授”?岂不大笑话?
“教授上了‘黑名单’,这不是天大笑话吗?”7月初,致电本报“维权‘壹’帮一”栏目时,电话那头的肖宁教授,情绪非常激动。他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004年,肖宁买了一辆蒙迪欧轿车,一直通过在某财险公司南京分公司供职的朋友丁萍办理保险。如出险,就到4S店修,数年来都是如此。去年,他照例在丁萍处办了保险,但考虑到出险后要自己去4S店修麻烦,就应朋友李明(化名)之邀委托他办理。
“但凡出险,就把车子往他那里一丢。”肖宁说,他信任李明,是因为李明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路子广。至于李明是找哪家修理厂、修多久,他都没再过问。“我清楚记得,去年到今年就出2次险。”肖宁介绍,其中一次是车门有划痕和凹陷;另一次,是人家倒车蹭了自己的车。“都在停车场发生,等我赶到对方车都不在现场了。”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就此咨询过南京一家4S店的负责人,得知这样的两种情况,顶多修1000元足够。
讲到这,他声音忍不住又高八度:“那多出来的3次出险哪来的?多出来的2000多元赔偿又哪去了?”他说着,调出了保险公司反馈来的出险记录——2008年7月7日14点出险,赔650元;同日23点出险,赔550元;同月8日10点出险,赔580元;2009年5月15日21点出险,赔1150元;2009年5月15日21点出险,赔525元。合计3455元。
“你看看,头三起就隔了一天,后两起是同时,怎么会这么巧?我很怀疑,修理厂和保险公司,背着我干了些什么!”他表示,因为两边委托的都是自己的朋友,他本不想追究,可现在保险公司对他的车子都要拒保了,他怎么上路?而且根本不是他的原因,却因此上了“黑名单”,这岂不冤枉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