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保险的“好处”和“坏处”
现代社会,“保险”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让人熟悉的名字,保障险、意外险、养老险、财产险、车险、少儿险、女性险等名目繁多的险种,也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海口市民在除了“保险意识”不强之外,还对名目繁多的险种“似懂非懂”,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其中的权力和义务。
海口市民对保险很“迷茫”
说到保险,海口市民张先生一脸茫然,“在日常工作中好像也交了不少保险,但一直都没有用过,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用。”张先生的这种说法代表了不少市民的观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接受采访的不少“有车族”都给爱车购买了车险,但对于车险中的“奥妙”,不少人还是显得“似是而非”。
“买了车险,但车子一直没有出事,所以也不清楚到底要怎么弄才好,但没事总比有事好。”海口车主陈先生笑着说,买保险就是为了图一个心理安慰,“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出事。”
在朋友的“怂恿”下,海口的李女士为孩子购买了一份“教育险”,“当时也是比较稀里糊涂的,主要是朋友介绍,一个是不好意思拒绝,另外听说也对孩子有好处,就买了,反正每年花的钱也不是很多。”
据业内人士介绍,海口市民目前的“保险意识”还不是很强,不少保险都属于强制性的,极少有人主动去办理非强制性保险。
保险的“好处”和“坏处”
买保险就是把自己的风险转移出去,而接受风险的机构就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接受风险转移是因为可保风险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转移风险并非灾害事故真正离开了投保人,而是保险人借助众人的财力,给遭灾受损的投保人补偿经济损失,这实际上是把损失均摊给有相同风险的投保人。
分摊损失是实施补偿的前提和手段,实施补偿是分摊损失的目的。此外,一些人寿保险产品不仅具有保险功能,而且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就是说如果在保险期间没有发生保险事故,那么在到达给付期时,您所得到的保险金不仅会超过您过去所交的保险费,而且还有本金以外的其他收益。因此保险既是一种保障,又兼有投资收益。
相信参加医保的人就有这样的感触,现在住院的花费,其中大部分会有相关机构予以报销,这就是风险分摊原则,往往会让当事人减少大部分的损失。
但是,保险往往也有不少“坏处”,这就是部分保险公司会给投保人设置一些“保险陷阱”,从而造成投保人“理赔难”。
对于车主来说,这个世界上最“坑爹”的事情莫过于保了险的车子出了事故却要自己掏腰包。近日,海口市民吴先生的车子就因为保险过期后发生车祸,导致车辆理赔遭拒。
吴先生的车是去年11月份购买的,保期为一年。今年12月初,吴先生的车出了车祸,原本以为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但一查保单才发现,刚好过期一个礼拜。
“他们应该通知我才对啊,当初买保险的时候很热情,反倒是保险过期了就理我了。”吴先生赶到很郁闷。
业内人士支招如何“量体裁衣”买保险
虽然保险业目前还存在一些“设陷阱”的问题,但保险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业内人士也给广大市民支招如何“量体裁衣”买保险。
要做好家庭保险规划,首先要认真分析家庭的支付能力,清楚自己及家庭希望通过投保解决哪方面的经济保障,大体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购买保险投多少钱合适
一般来讲,每个家庭用于购买保险的钱应该掌握在家庭年收入的15%至20%。不过,用总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保险费数额并不科学,不妨考虑将每年收支余额的30%左右用于购买保险。当然,还要考虑支付能力的持续性,因为购买养老、健康保险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缴费期也许要二三十年,中途退保会带来经济损失,切忌将所有现金都用来购买保险。
二、解决哪方面的经济保障
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保险除了机动车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这些意外事故补偿型的保险外,大多是养老、健康、教育金、人身意外伤害等对未来生活规划型的保险,所以在进行保险规划时,要清楚自己想解决哪方面问题。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购买多种保险获得全方位的保障。
三、为谁投保符合家庭利益
很多人都先给孩子买保险,很多业务员也把给孩子买保险作为销售的突破口。其实从正确的保险观念讲,首先该买保险的是一个家庭中收入最高的家庭经济支柱。因为他为家庭经济贡献最大,承担了更多的支付压力,一旦出现风险事故,家庭收入将急剧减少,家庭原有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发生变化。
四、怎样合理安排保险顺序
首先应考虑意外险,因为意外险和意外医疗很便宜,是保障性最强的保险,只需几百元,就可解决十几万的意外保障和几万的住院报销;其次是重大疾病保险、子女教育保险和养老保险,之后如果还有钱,可以买一些分红或者万能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