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中的不计免赔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
2013-7-15 22:30:17
加入收藏
在车险中的车辆损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中有一个事故责任免赔率,就是在赔偿时会根据你的事故划分责任按比例扣掉一定的赔偿金。
如果投保了不计免赔,就表示在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中不扣除事故责任免赔率了。
比如:
与邻车相碰,各自担负50%的责任,自车损失1000元,邻车损失2000元,在不考虑交强险的情况下。
投保不计免赔,自车获赔车损险1000*0.5=500元、第三者险2000*0.5=1000元。
未投保不计免赔,自车获赔车损险1000*0.5*0.92=460元,第三者险2000*0.5*0.92=920元。
由于小区车位紧张,上周六我只能将车停在小区外的路边,不料车子被撞,又找不到肇事者。对此,保险公司答应赔偿7成损失,我需要自己承担30%。但我买了不计免赔险,为什么还要承担部分损失?
上海读者张先生“不计免赔险”正式名称为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是车险的一个附加险种,车主只要投保了这个险种,就能把本应由自己负责的5%到20%的赔偿责任再转嫁给保险公司。由于这个附加险保障全面,而费率却相对便宜,所以一经推出就很受车主欢迎。
车主在购买此险种后,将由于事故责任所承担的免赔金额转给保险公司,领到的理赔额会更多。但必须提醒,不计免赔险只是将车损险与第三者责任险的事故责任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
保险车损险条款中规定应当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实行30%的绝对免赔率。如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车子被撞,而且又找不到撞车的人,那么不计免赔险是不起作用的。张先生的车正是由于在停放期间被撞,所以即使投保了不计免赔险,也得不到全额赔偿。
车险专家解释,由于找不到第三者的交通事故,通常难以客观判定当事车主的实际责任,理赔标准无法将车主事故责任作为理赔参考依据,所以不计免赔险对这类事故的免赔率是无效的。
而保险公司之所以对这类事故设定单独免赔率,就是要规避某些重复赔付的道德风险。因为确实有极少数车主在双车碰撞事故后,先收取其他车主理赔款,再人为制造一起单车事故向保险公司索赔,达到双重赔付目的。现在保险公司对这类事故设立单独免赔率,间接督促车主在遭遇双车碰撞事故后相互监督,共同配合交警部门完成事故举证与事故责任判定过程,就是车主维护自身理赔权益最大化的好方法。
2013年7月2日
关于旅行社责任险和旅游意外险的介绍 假期旅游,参加旅行团较省心、省力,根据统计,自驾游的数量占整体出游的60%,而跟团游的旅客数量也是有增无减,跟团游保险中,需再次强调其中旅行社责任险与旅游意外险的区别。
旅游意外险属人身保险,其最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均为游客本身,游客自愿投保,投保后一旦出险,游客的权益受到保障,但保险公司的赔偿并不能代替存在过失的旅行社的赔偿责任,旅行社的责任风险自己承担。
而旅行社责任险是旅行社为自己投的保险,一旦因旅行社责任造成游客遭受人身和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对此责任进行赔偿,而...
查看全文>> 2013年3月29日
按照我国的《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只有两种情况可以申请退税 对于第一次购买汽车的消费者而言,车辆购置税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税种,为了方便为纳税人提供一些税务信息,我国开通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也是供消费者进行车辆购置税咨询电话。消费者拨打税务服务电话后,即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车辆购置税暂行规定的最新政策。
昨天,张小姐接到了一个自称是车管所的电话,电话那头说道:“国家出台了新政策,车辆购置税从10%降到了7%,国家要退3%税给你,今天是办理手续的最后一天,你赶紧去办理手续。”并让她拨打车辆购置税咨询电话4006032788,张小姐当时就感觉这可能...
查看全文>> 针对保监会6月19日正式公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7月1日正式实施以及有关投保问题,记者昨日从西安各大保险公司获悉,目前各有关保险公司已开始准备“交强险”办理事宜。保险公司人士提醒西安广大车主,由于“交强险”是强制性责任保险,因此应该提前根据自己的车型而准备投保。
所有车辆必须买“交强险”
据省保监局专业人士介绍,根据日前保监会的相关规定显示,“交强险”是我国首个法定的强制保险,其具体含义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
查看全文>> 2013年4月24日
纳税人办理车辆纳税申报时应准备的资料 《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5号)第三条规定: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如实填写《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纳税申报表),同时提供以下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以下简称统一发票)报税联由主管税务机关留存,其他原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退还纳税人。
(一)车主身份证明
1.内地居民,提供内地《居民身份证》(含居住、暂住证明)或《居民户口簿》或军人(含武警)身份证明;
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居民,提供入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