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去年8月,开展了五六年之久的车贷履约险,相继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苏州、杭州等城市被紧急叫停。数月后,又有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的第二代车贷险在上海、杭州等少数城市重新露脸,但购车者、车商、银行和保险公司结成的“信誉链”已经遭遇重创。更令人震惊的是,记者在深入调查后发现,车贷正在成为吞噬国有资产的巨大黑洞。
DSt2> 不良贷款屡屡上升 车贷官司成倍增加 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发展迅猛。来自人民银行的信息表明,截至2003年11月末,汽车消费贷款的余额已达1800多亿元。但是,汽车消费贷款市场存在的问题已严重扰乱了汽车消费贷款行业的正常秩序,并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其焦点是与汽车消费贷款相结合的车贷履约保证险。
所谓车贷履约保证险(简称车贷险),是指消费者申请汽车按揭贷款时,要购买的一种信用保险。它以汽车消费贷款合同规定的还款责任为保险标的,万一借款人不能按约定还款,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银行损失。
数据显示,全国“私车族”中,近20%使用了汽车消费贷款。2002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100多亿元,而截至2003年7月底,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车贷余额就高达1409亿元。但车贷市场暴露出的问题同样触目惊心:
车贷形成的不良贷款在一些地方已成为惊人的数字。青岛市8家金融机构从1999年开始通过车贷险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以来,由于借款人不还款,保险公司又无力赔付,已形成6亿元不良贷款。恶性贷款引起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居高不下。广州保险同业公会办公室主任马孝新告诉记者,据他们2003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地区各财险公司车贷险平均赔付率高达135.57%,个别公司的赔付率竟达到400%。
而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调查表明,去年以来有关汽车的投诉和官司剧增。据北京市工商局统计,汽车已成为北京十大消费投诉热点之一,2003年度共受理汽车投诉272件,其中因车贷引发的纠纷又占了大头。杭州上城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顾震辉透露,去年上半年,他们受理的610件金融案件中,汽车信贷官司占到八成多,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近4倍,涉案标的1.71亿元,同比增长7倍。
顾震辉告诉记者,目前车贷官司主要有三类:一是贷车者将车辆用于经营,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贷款。二是将还车贷的钱挪作它用。三是恶意车贷,车一到手就立即转卖“黑典当”或“地下钱庄”,随即隐匿行踪,让人无可奈何。
“审查缺位”疏漏多 “饮鸩止渴”损失大
记者采访发现,在车贷“信誉链”中,银行、保险公司、车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工作疏漏。正是由于“风险审查缺位”,才导致了车贷险事故频发。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如此高风险的贷款和险种,居然一度成为各商业银行财险公司追捧的热门,其结果是窟窿越来越大,国有资产流失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