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业务难盈利 成为保险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统计,08年1至5月份,车险业务已决赔款20.29亿元,同比增长46.39%;未决赔款18.28亿元,同比增长44.62%。理赔是车险经营的最后防线,照理保险公司应该狠抓、严堵;可现状却恰恰相反,有些保险公司已经把理赔尺度作为业务谈判的筹码,以便从代理机构处获得更多的业务,这直接导致车险赔付率攀升。
车主理赔找中介
笔者在某品牌4S店遇到一位车主,王先生开车10年,深谙保险理赔其中奥妙曲折。王先生说:“自己对车险理赔的认识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己办理保险理赔,手续多、时间长;第二阶段是委托办理保险理赔,省时、省心、省钱。”
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老司机的共同认知。当初,从买保险到出险理赔,都是自己一手操办。由于不熟悉理赔流程、不了解维修价钱,车主们常常需要往返修理厂和保险公司几次,才能收齐全部理赔材料,再等保险公司通知领款。
现在不同了,车主购买保险都喜欢通过中介代理公司,不但价格便宜,而且理赔服务周到。王先生表示,关键是发生事故后,保险中介能够提供一条龙理赔服务,不需要自己垫付修理费,连递送理赔材料也都代办了,自己要做的只是提供行驶证、驾驶证和保单复印件。不仅如此,就连非事故的维修,只要是找中介帮忙,也能够顺利获得理赔。
据某4S店维修技师李师傅透露,车主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例如车辆停放过程中被划伤、碰撞,如果没有买附加险就不可能获得保险理赔。然而只要获得车主同意,4S店就可以制造成一般的事故,并轻易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通过在修理过程中做手脚,还能够扩大事故损失,多赚的钱可以补贴车辆维护保养费用,对此几乎所有的车主都欣然接受。
此外,车主出险后拨打保险公司的报案电话,接通率非常低,经常遭遇坐席正忙,相反,4S店和车险代理的热线电话容易拨通,且服务态度要远优于保险公司客服人员。长此以往,车主就干脆找中介理赔了。
为业务轻率定损
保险公司的理赔员都是专业的人员,难道会看不出其中的猫腻?据悉,从前理赔员都是有经验的老手,对于案件真伪、定损金额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可时过境迁,现在保险公司理赔员队伍以新人为主,实际操作经验少,只是凭借保险公司提供的报价平台做事,被人牵着鼻子走也是必然。
李师傅讲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起高档车的维修过程中,保险公司理赔员正对受损零件进行逐一核对。理赔员发现前大灯上有一条划痕,便问维修工这个能不能修,得到的答案不用想就能知道:“不能,必须更换”。实际上,通过抛光等程序处理,大灯上划痕完全可以修复的,而更换的价格需要7000元左右,两者相差几十倍。
同时,对于一些重伤车辆的定损工作,保险理赔员也表现出职业素养的缺失。笔者在一家修车厂看见,理赔员只是对车辆外表伤痕进行拍照,并要求修理工进行拆解,而自己却跑开了。几个小时以后,修理工通过一番野蛮粗暴的拆解,损坏的零件狼藉满地,已经找不出几个可以用的。
车辆维修专家指出,对于重伤车辆,应该先进行外形复原再拆解,否则会导致一些未在事故中受损的部件,遭遇二次破坏而损坏。一个合格的理赔员应该监督整个拆解过程,方能够掌握真实的事故损失,否则吃亏的是保险公司。
某保险公司理赔部人士透露,其实,并非理赔员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够,而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首先,报案数量多,理赔员每天都是满负荷工作,在一个案子上多花费时间,就可能影响到随后的理赔服务。其次,4S店是保险公司重要的业务来源,看得太紧可能会影响前台业务销售。与其两边不讨好,不如睁只眼闭只眼,卖个人情给修理厂。
唯有险企不盈利
车险到底是谁的生意?答案是保险公司,可车险并没有使保险公司从中获利,超过100%的综合成本率,保险公司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反而汽车经销商、维修商、救援服务商成了车险蛋糕做大的真正受益者。
汽车经销商主要依靠代理车险业务,保险捆绑汽车销售模式。利用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汽车经销商坐收渔利,车险手续费从一开始就没有低于“15+4”的上限,一路飙升至“30+4”。
对于汽车修理厂来说,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的修理业务。于是,主动制造事故、扩大事故损失;在理赔员“粗心”的配合下,这种手段更是屡试不爽。就连基层修理工,也不忘从中剥一层皮,乘机将完好的部件私下卖给小修理厂,也是一笔不少的外快。
车险也为汽车救援服务商提供了盈利的土壤。根据车险条款,保险公司对车辆出险后,合理的施救费用进行赔偿,拖车费用自然包涵其中。
一个严酷的现实是:车险业务养肥了那么多的行业,为何就是保险公司本身不能从中盈利?这其实是保险企业、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