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百亿亏损倒逼相关部门对交强险费率机制进行调整
数据显示,去年36家保险公司共承保机动车1.14亿辆次,已到期的交强险保费收入914亿元,承担赔偿责任限额1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处理事故赔案1579万件,各项赔付749亿元,同比增长20.6%;垫付抢救费用18.6万件,垫付金额13351万元,同比增长39%。各种数据显示交强险正在为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由于赔付率和费用率居高不下,导致交强险伴随着承保车辆增多而亏损不断加大。记者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了解到,去年交强险赔付率为81.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费用率为30.4%(经营费用277亿元,含营业税55亿元和救助基金20亿元),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尽管两项指标均出现微降,但合计的综合成本率仍高达112.3%,意味着每承保100元将亏损12.3元,承保亏损达到112亿元,加上投资收益20亿元,全年经营亏损为92亿元。而2008年至2010年的交强险承保亏损分别为6.2亿元、52.9亿元和97.1亿元。
中保协交强险工作组专家陈东辉解释,一些特定车型出险率较高,承保亏损严重,2008年以来下调基准费率导致交强险保费收入下降、赔付限额上升,以及不同地区收入水平差距大而全国实行统一费率等原因,成为目前交强险亏损加大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在营业客车、营业货车、挂车、拖拉机上的交强险亏损较为严重,去年亏损合计达到73亿元。陈东辉还指出,全国多个地区已经逐渐取消城乡差异,将进一步推高赔偿标准。
不过,有保险专家认为,交强险现行的经营模式成为其亏损的深层次原因。据了解,目前国内交强险经营模式表现为“前端政府定价,后端市场经营”,保险公司没有交强险定价权,不得对高风险车辆拒保,又要自担盈亏风险。陈东辉认为,目前政府、企业和监管机构在交强险上的责任义务界定不够清晰,费率调整机制不灵活,建议借鉴国外经营模式。据了解,目前国际上交强险主要沿用商业化经营模式(如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代办模式(如日本、中国台湾等)和社会保险模式(如新西兰等)三种。事实上,三年前江苏地区曾尝试突破国内现有的交强险经营模式,但遭遇诸多难题,试点工作被迫搁浅。
保监会近日表态,针对当前交强险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提出完善交强险经营模式和建立科学费率调整机制的具体方案,促进交强险制度健康稳定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交强险于今年5月向外资开放很可能成为转型的关键点。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专家李冠如指出,对行业而言,外资介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交强险的市场环境,引进吸收国外强制保险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对消费者而言,外资可能会带来差异化的服务,也让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