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亏本交强险还是香饽饽
经销商专业人士分析交强险亏损现象,原因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付控制上较为宽松,导致交强险的赔付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承保车辆的监管不严,导致不少车辆出现“低保高赔”的现象。
即使亏本交强险还是香饽饽
即使亏损,保险公司对交强险业务也一直是“不离不弃”。除了因为交强险是政府主导的强制$外,也有专家表示,由于现在商业车险与交强险几乎已经是捆绑销售,交强险覆盖面积大,带动了保险公司商业保险的投保率上升。即使交强险亏损,商业险的保费收入也足以弥补亏损。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交强险到底是暴利还是巨亏目前没有定论。尽管从账面上看交强险年年亏损,但亏损背后是否存在保险公司的暗箱操作?交强险由于保障范围广,赔付项目中与商业险存在较多的交叉范畴。
作为交强险而言,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说法均是不赚钱的险种,由于由交通部门强制购买,所以保险公司对交强险似乎只是顺带的服务项目,保险公司业务员、保险代理机构均无利润可言。到2008年年底,交强险承保亏损37.4亿元,2009年承保亏损53亿元,2010年承保亏损达97亿元,也就是说,自交强险制度面世4年半的时间累计承保亏损达到187.4亿元。尽管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交强险出现亏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对保险公司多年来毫无怨言地填补交强险亏空的漏洞却令人费解。
由于交强险经营原则是不赢利不亏损,保险公司交强险都有一个独立的账户,不纳入保险公司的收益,并由保监会进行监督。许多保险公司会把商业车险的成本转嫁到交强险的成本上,做亏交强险。强制险亏损的局面不仅可以赢得政策上的倾斜,为保险公司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同时,还可以限制交强险的价格下调。
此外,交强险实施后对保险公司也带来直接收益。例如,机动车投保率从交强险实施前的2005年末的36%提高到2010年末的49%,汽车投保率由58%上升到79%。交强险覆盖面大,带动了保险公司商业保险的投保率上升。此外,交强险的市占率也成为商业险市占率的重要标志,据悉,目前包括国泰、美亚、太阳联合等在内的多家外资财险公司也一直想要进入交强险领域。因为外资保险公司在国内整体保费收入中占比极低,对于外资险企来说,涉足交强险可以更快地扩大市场份额。但交强险作为中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只有中资保险公司才能拿到它的经营权。
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是法制社会,作为保险行业理应依法合规经营,应该自始至终在法律的框架下开展工作,这是个至关重要的大前提。我们应该在遵守法制与追求效益这个对立面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而不应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名正言顺地宣传商业车险。因为发展我国保险事业是党和国家赋予保险公司的光荣使命,早在2006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第一条就要求全社会充分认识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条将“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中介市场,健全保险市场体系”作为保险公司的主要任务之一。可见,我们大力发展保险事业,包括大力拓展商业车险,是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是在为国为民谋福址,我们每位保险从业人员都应珍爱这份工作,满腔热情地做好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要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我们要将自己的经营行为置身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置身于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之下,在既不牺牲客户利益,又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开展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在提升自身经营效益的同时,维护好公司的品牌与声誉,促进公司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