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销售“多渠道”降低依赖性

 所属分类:  2013-9-21 23:04:22    加入收藏

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人保在车险市场依旧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保持在39%左右;太保和平安一度稳定在1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2010年产生了分化。
  2010年,太保车险市场份额在13%,平安市场份额升至16%,超越太保。
  历史数据显示,三家公司合计后的车险市场份额,2001年为96.5%,2004年为79.8%,2008年则降至63.7%。 
   新车销售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车险规模的快速攀升,车险业务在整个财产险业务中,占比超过70%,当之无愧成为财产险市场的第一大险种。
  各大车行,几乎都在代理销售保险公司的产品,成为车险新增业务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不仅如此,车主出险后维修汽车的主要地点,多在汽车4s店,尤其高端车辆,大多数车主会选择专业的汽车4s店提供的维护、保养、保险等“一条龙”服务。
  2010年末,部分一线城市已经推出或正在酝酿旨在“治堵”的车辆“限购”政策,车险的增量业务面临巨大的下滑压力,各大财产险公司的竞争矛头,开始转向车险的存量业务。
  如何善用车行渠道,为车险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销售服务、理赔服务及汽车维修服务?在与车行既合作又博弈的过程中,如何降低对此渠道的依赖性?成为各大财产险公司关注的焦点。
  “汽车装饰、美容、保养、保险,现在车行卖车,这些更赚钱,汽车本身的利润,越来越薄了。”北京一家汽车4s店的销售经理说,有利可图,是车行热衷于卖保险的原因,并且“捆绑式”的销售模式,让保险公司尤其重视与车行“搞好关系”,否则,保险公司很难“进场”卖保险。
  很多消费者心知肚明:通过车行购买的汽车保险,价格要比直接从财产险公司购买高出15%-20%,但车行的各种促销活动,以及上牌照、年检、维修、保养等“一条龙”服务,让诸多车主最终选择在车行为其新车投保。
  “虽然我不是新车主,不需要考虑上牌照的问题,但出于安全性、便利性的考虑,我还是优先考虑在哪里维修更放心,在哪里理赔更方便,并不是一味考虑在哪里买保险更便宜。”拥有一辆“大众系”越野车的车主杨先生称。
  车行,以其特殊的职能和分工,对车主、财产险公司、车险市场形成一股日渐牢固的掌控力。寄希望依托这一平台扩大市场份额的财产险公司,与其形成了“既依存又制约”的利益纽带。
  转战“存量业务”
  今年以来,京城车市骤然降温,车险市场受到波及。
  以北京市保监局公布的一季度财产险数据为参照,一季度财产险保费增长速度仅为9.1%。近几年来,北京车险市场一直保持30%以上的持续增长态势。
  基于车险新增保费大幅下滑的预期,各大财产险公司开始转战存量的车险业务。
  以北京市场为例,近500万辆存量汽车的车险业务,正在考验各大财产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和综合实力。群雄较量的一个重要平台,就是众多车主相对依赖的汽车4s店。
  在保险商看来,车商和车行,既是新车的销售主体,也是车险销售的重要渠道,不仅是“车险产业链”的上游,还是车险后续理赔和维修服务的供应商“车险产业链”的下游,总而言之,贯穿了整个“车险产业链”。
  一份来自平安产险的调查报告显示,新车客户在车行投保的比例相当高,尤其一些高端汽车品牌,新车客户在车行的投保率达到90%以上,成为新车车主购买车险的主渠道。
  实为“返修比率”
  “车行热衷于代理销售保险,不仅因为手续费收入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原因,是通过销售保险加强对客户的掌控,延长服务链和利润链,提高出险客户的返修比率。”前述来自平安产险的调研报告称。
  近年来,多数车行对代理销售保险相当积极,一些经营意识较强的车行,还以购车客户在车行的投保率为参照,进行较为严格的考核。
  调研中发现,车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主要利益点,集中表现为“代理手续费收入”和“出险客户返修收入”。
  其中,财产险公司出险客户的修理收入,是车行最为看重的利益关键点。随汽车销售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汽车销售的利润在逐渐变薄,维修收入成为车行最主要的利润贡献点。
  结果,恰恰被认为是车行重要收入来源的保险手续费代理收入,由于车险市场的激烈竞争,车行为了赢得客户,多半将相关利益以各种各样的优惠方式出让给客户。
  通过实地调查,平安产险发现:车行通过各种方式使更多的客户选择在车行购买保险并且续保,以增加对客户的掌控力度,提高出险车辆的“返修比率”。
  与此相对应,各地市场的财产险公司,往往把车险出险客户的推荐修理,作为与车行合作的重要筹码。
  “还不仅仅是在车行投保的保险客户,通过直销、电销渠道投保的车险客户,财产险公司在其出险后,通常会进行统筹,在尊重客户意愿的前提下,对修理车行给予推荐。”上述调研报告称。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车主向记者反馈,出险之后,保险公司给车主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以“就近”的原则推荐修理车行,如果推荐的车行令客户感到极度不便,保险公司又不能提供更合适的地点,往往导致消费者备感无奈。至于潜藏其中的合作关系,并非普通消费者能够知情。
  “这种推荐的成功率,高低不一,在车行购买保险的客户,推荐回原来的车行进行修理,成功率相对较高。”平安产险在深圳等地的重点调研显示,这种成功率可以达到80%,但如果不是这类客户,推荐成功率相对较低,有可能不高于40%。
  “推荐修理的成功率,反映了财产险公司和车行对于客户的掌控能力。”该调研报告指出,客户资源,是财产险公司之间、车行之间、财产险公司与车行之间争夺的焦点,毫无疑问,只有赢得了客户才能赢得利润。
  “多渠道”降低依赖性
  在京城的多家汽车4s店,笔者发现,垄断车险市场半壁江山的“前3甲”人保、平安和太保,均有产品在售,其他在售的车险产品,有来自安邦财险、国寿财险、大地财险等。车险市场长期存在的人保、太保、平安“三足鼎立”局面,依然未变。
  但车险市场的竞争程度正在逐年提高。随市场主体增加,三大财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显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正因为车行渠道的重要性,
  诸多财产险公司对此渠道的竞争正在加剧。各大财产险公司基本上都设立了专门的渠道拓展部门,负责车行渠道的市场拓展与客户维系。但在客户资源的掌控能力上,财产险公司明显逊于车行,由此对车行渠道存在着相当大的依赖性。
  “其实,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客户出险维修的资源,进行统筹配置,为客户维修和理赔带来便利,对于优质的车行,有针对性地投入更多资源,巩固合作关系。”前述来自平安产险的调研报告认为,财产险公司应与汽车厂商、销售集团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性合作关系。
  “此外,财产险公司需要加大对新车客户的渗透力度,大力发展电销等渠道,通过在财产险公司之间加强合作,比如凭借"新车共保中心",或者以各种方式更多地参与汽车销售、汽车维修等行业,都不失为一种渠道上的策略。”该调研报告如是建议。 方华

2013年6月6日

如何帮助车险经营走出困境
     福建消费者投诉的案例其实很常见,事情经过也很简单,就是在理赔过程中消费者(有时是消费者委托的汽修店)和保险公司对车辆损失的理赔金额不能达成统一。用一位保险公司理赔人员的话来讲,这是理赔过程中正常的事情。然而透过这种正常,我们看到了车险生存不正常的囚徒困境: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竞争主体的参与使得竞争愈演愈烈,各保险主体挖空心思争夺客户,当然包括不断延伸的售前促销宣传和售后理赔服务等等,以及为这些服务所不断追加的成本;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在车险规模不断攀升的同时却面临几乎全行业亏损的现状。 车险是...查看全文>>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