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机动车经营风险

 所属分类:  2013-10-17 16:05:33    加入收藏
 国务院颁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条例》)施行多年了,这项强制性保险制度涉及全国的1亿多辆机动车,并且与每一个道路通行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数字显示,全国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赔偿成了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实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是化解机动车经营风险,消除由交通事故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最主要途径。

   纵观整个《交强险条例》,它具有3个鲜明的特点。

   1.实行统一的分项责任赔偿限额

   (交强险条例》第23条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分项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致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赌偿限额、财严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其中前3项是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的情况下,对受害人的死亡致残、医疗费用以及财产损失等不同类型的赔付项目分别设置的最高赔偿金额。第4项是针对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完全没有责任的情况下,对受害人的损失设置的最高赔偿金额。也就是说,无论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有责任,都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是,如果受害人负有全部事故责任,那么他只能得到较低额度的保险赔偿。这样既体现了对受害人的保护,又兼顾了投保人和社会公共的利益,体现了公平性原则。机动车强制保险实行分项责任限额,这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做法。

   实行统一的分项责任限额,其出发点是为了降低赔付的不确定性,有利于结合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保障。有了分项责任赔偿限额以后,一般不会出现驾驶人宁可轧死他而不愿受害人残废的案例。对保险公司来讲,则有利于有效控制风险,降低费率水平。“分项责任赔偿限额”的制订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既要维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要考虑投保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2.保险费率与交通违章挂钩

   《交强险条例》第8条规定,保险费率与安全驾驶业绩、理赔次数和金额相互挂钩。实行费率浮动制度以后,被保险机动车没有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在下一年度降低其保险费率。以后年份以此类推,直到降至最低标准。相反,则在下一年度提高其保险费率。具体讲,就是将交通违法违章程度、违法累积次数、保险赔款的累积金额以及理赔次数等列为费率浮动的要素,而且对每一要素规定了不同的浮动系数,然后计算保险费。

   3.对保障对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交强险条例》第21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贵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既保障受害人的人身方亡损失,也保障其财产损失,因此更好地维护了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2013年7月13日

关于汽车玻璃单独险的案例分析
     案件展示: 宁波地区经济发达,好车比较多,惦记好车的不法分子自然也不少。上周田女士就遭遇了不幸,她停在地下车库的宝马车车窗玻璃被砸了,车内几千元的财物不翼而飞。之后警方到物业处查看地下车库的监控录像,发现一名形迹可疑的不明身份的男子。但当时田女士的车子正好处于监控盲区,没有直接拍摄到嫌疑人砸车窗的镜头,由于证据不够充分,案件一时难有进展。由于车子没有办理过玻璃单独破碎险,她也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只好自掏腰包修理车窗玻璃。 无独有偶,2010年3月23日晚,窃贼砸烂停...查看全文>>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