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月,包括人保、太保在内的多家产险公司均没有完成既定的车险业务指标。有的中小产险公司车险保费收入甚至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但同时,记者从不少中介机构获悉,明明有业务来源,但很多产险公司不愿意做,对承保环节把关更严。这些现象显示,沪上产险公司急于摆脱车险屡做屡亏的窘境,甚至不惜牺牲市场规模。
承保门槛提高
小张是某中资产险崇明支公司的车险业务员,手头有不少新车业务,但却数次在分公司核保处卡壳。“以往大不了飞单到其他产险公司,不怕没人做!但今年奇怪了,明明有业务却出不了手。”小张这样向记者表示。事实上,这是今年以来产险公司为了追求车险盈利,从而提高车险承保门槛的必然结果。
以太平洋产险上海分公司为例,今年以来,分公司要求限制对于满期赔付率超过一定标准(如85%以上)的车险中介机构的合作,具体措施包括控制新车承保数量、把新车和转保车辆的费率折扣降至9折、提高三责险承保限额至50万元以上、增加投保别险等。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沪上车险的赔付率已经达到64.29%,高赔付压力使得盈利空间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