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空调在车里睡觉,为啥会昏死?
所属分类:
2013-10-17 14:04:25
加入收藏
1994年6月17日,沈阳某工厂的男司机(30岁),与一名30岁的女打字员,在中午12点左右到一辆面包车里休息,面包车停在厂里的车库内。因为天热,就开了汽车空调。10分钟后,把汽车熄火后睡觉。5个多小时后,傍晚5点多,被人发现昏倒在车库内。当时两人已神志不清,口吐白沫。经过抢救,17天后,两人才脱离危险出院。
这不是骇人听闻,每年都会听到几宗情侣之类的男女在密闭车库的车中死亡的不幸事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什么他们去世之前没能感觉到危险的来临?如果在室外,开着空调在车里睡觉安不安全?
开着空调的汽车停在密闭车库内,20分钟后一氧化碳浓度超标60多倍
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先来看两个实验。先来看沈阳市劳动卫生监督监测所较早前做的一个实验。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沈阳市劳动卫生监督监测所等单位,到事发现场,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和模拟试验。试验用的正是出事的面包车。发动汽车后,打开空调,关闭车门和车库门。
20分钟后,关闭汽车发动机。测得车库内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800-900mg/m3,碳氢化合物浓度为9000-10000mg/m3,分别超过国家标准66.7倍和34.7倍;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1800-2000mg/m3,碳氢化合物浓度为10000-10400mg/m3。把车库门完全打开半小时后,车库中央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均未检出。
再来看一个去年的实验。
去年8月份,湖南岳阳一小区密封的车库内,一男一女裸死在汽车内。湖南《潇湘晨报》记者随后也做了模拟实验。实验人员将一辆小车停在车行烤漆房内,将汽车空调打开并保持外循环状态,车门窗关闭,用一氧化碳检测仪检测不同时间车内的一氧化碳含量。
检测结果:
0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0ppm,车内温度约20℃,感觉舒适;
1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5ppm;
3分钟,一氧化碳检测仪警示灯开始不停闪烁;
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65ppm,检测仪警示灯保持闪烁并震动;
1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70ppm,检测仪警示灯保持闪烁并震动;
2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91ppm,一氧化碳检测仪警示灯不停闪烁报警。进入烤漆房有明显窒息感,进入车内1分钟后能明显感觉到不适。
从这两个实验看出,在密闭的车库内,开着空调的汽车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仅20多分钟,一氧化碳浓度就超标严重,有明显窒息感。
不管是什么车,不管设置成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车库里的一氧化碳都会跑进车厢内。
那么如果开着密封性能良好的豪车、开空调时开启内循环呢?确实,不同档次的车辆,车厢的密封性差异很大。但再好的车子也不是全密封的,6月25日杭州城北下暴雨时,一辆宝马跑车熄火停在水里,后来水照样渗进了车厢里,这说明车子的底盘、车门并不是完全密封的。另外,每辆车子的四角都有透气孔存在,如果没有透气孔,关车门时产生的气压会使耳朵鼓膜出现不适。方向柱、玻璃窗等,也不可能与车身配合得严丝合缝。
杭州港昌汽车修理厂金牌维修技师程为良说,车库中的一氧化碳还可以从后备厢里的“活门”进入,这个“活门”相当于汽车的排气口,尽管有海绵塞着,但也不是百分百密封的。所以不管是将车内空气设置成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车库里的空气,还是会通过车身上的各个缝隙,进入车厢内,无非是进入得快慢而已。
密封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上升得比室外快得多
每年夏天,都会听到有人因在开着空调的车内睡觉而去世的消息,而且几乎都发生在密闭的车库里。为什么在车库里开着汽车空调睡觉这么危险?
来看看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的周胜利老师说,汽油发动机工作时,需要燃爆汽油,而汽油燃爆时需要大量氧气。理想状态下,1公斤汽油完全燃烧的话,需要消耗约15公斤的空气。如果按体积比算,大概是1∶9000。就是说,要燃烧1升汽油,必须吸入9000升(9立方米)的空气。开空调的话,消耗空气量会增加20%。而在平静的状态下,一个成人每分钟需要250毫升氧气,即需吸入5升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当车库的门拉严实后,整个车库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怠速消耗掉的空气(氧气)越来越多,车库内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这时,汽油就会出现不完全燃烧,在不完全燃烧下,排出的尾气会越多,程为良说,怠速情况下,汽油不完全燃烧现象比在行驶时更为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汽车在发动瞬间,我们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而不管开不开空调,汽车发动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无非是开着空调,汽油消耗量更大,产生的一氧化碳更多罢了。
一氧化碳浓度超安全值,人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危险?
周胜利老师说:“汽车废气中含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由于排放主要在0.3米-2米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固体悬浮颗粒物。”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刘进主任医师说,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若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会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当浓度不高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呼吸困难等。若浓度急剧升高,人会立即因脑缺氧而窒息死亡。
为什么人感觉不到一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是因为它本身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有麻痹作用,人根本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即使感觉到头晕、头痛时,许多时候也因四肢乏力,无法逃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在车库里去世的司机,发现时人已经在车外,但最后却因为没力气打开车库门。
在室外,在车里开着空调睡觉,也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车窗要开一条缝
夏天,许多车主,特别是专职司机,喜欢把车停在路边,然后开着空调在车里睡觉。周胜利老师提醒,这样做也有危险。
2010年12月28日的《齐鲁晚报》报道说,12月27日晚上9点左右,在国道206高速公路蓬莱管理处黄城收费站广场上,一男子开着空调在福特车里睡觉等人。40分钟后,正在巡逻的外勤人员发现司机睡着了,敲打车窗时,司机却毫无反应。担心司机出事,外勤人员打开车门,将司机扶到车外。此时司机已神志恍惚、四肢无力。经120医护人员急救后,司机才逐渐恢复了意识。医生初步认为是一氧化碳中毒。
在室外,开着空调睡觉,为什么也会昏死过去?
周胜利老师说,汽车行驶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随着空气的快速对流而降低或消失。但在怠速情况下,即使在室外,如果没有风,一氧化碳就会积聚在汽车周围,时间越长浓度越高。这个时候,如果你的车开的是外循环,车外的一氧化碳就有可能被大量吸入车内。当然了,现在许多汽车配置有烟雾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车内一氧化碳浓度达到警戒值时,会自动切换到内循环模式。
还有一种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毒。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职业病科、浙江省中毒急救与防治中心主任姚耿东说:“汽车空间狭小,如果车内空气设置在内循环,人体呼吸,导致车内的氧气会越来越少,而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高。当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人就会出现昏迷及脑缺氧情况。一般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人即有轻度中毒反应;当超过3%时,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超过6%时,就会重度中毒甚至死亡。”
两位专家提醒,即使在室外,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特别是几个人一起时更要当心,应将车窗留一条两三厘米宽的缝隙,且每小时通一次风。
这不是骇人听闻,每年都会听到几宗情侣之类的男女在密闭车库的车中死亡的不幸事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什么他们去世之前没能感觉到危险的来临?如果在室外,开着空调在车里睡觉安不安全?
开着空调的汽车停在密闭车库内,20分钟后一氧化碳浓度超标60多倍
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先来看两个实验。先来看沈阳市劳动卫生监督监测所较早前做的一个实验。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沈阳市劳动卫生监督监测所等单位,到事发现场,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和模拟试验。试验用的正是出事的面包车。发动汽车后,打开空调,关闭车门和车库门。
20分钟后,关闭汽车发动机。测得车库内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800-900mg/m3,碳氢化合物浓度为9000-10000mg/m3,分别超过国家标准66.7倍和34.7倍;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1800-2000mg/m3,碳氢化合物浓度为10000-10400mg/m3。把车库门完全打开半小时后,车库中央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均未检出。
再来看一个去年的实验。
去年8月份,湖南岳阳一小区密封的车库内,一男一女裸死在汽车内。湖南《潇湘晨报》记者随后也做了模拟实验。实验人员将一辆小车停在车行烤漆房内,将汽车空调打开并保持外循环状态,车门窗关闭,用一氧化碳检测仪检测不同时间车内的一氧化碳含量。
检测结果:
0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0ppm,车内温度约20℃,感觉舒适;
1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5ppm;
3分钟,一氧化碳检测仪警示灯开始不停闪烁;
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65ppm,检测仪警示灯保持闪烁并震动;
1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70ppm,检测仪警示灯保持闪烁并震动;
2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91ppm,一氧化碳检测仪警示灯不停闪烁报警。进入烤漆房有明显窒息感,进入车内1分钟后能明显感觉到不适。
从这两个实验看出,在密闭的车库内,开着空调的汽车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仅20多分钟,一氧化碳浓度就超标严重,有明显窒息感。
不管是什么车,不管设置成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车库里的一氧化碳都会跑进车厢内。
那么如果开着密封性能良好的豪车、开空调时开启内循环呢?确实,不同档次的车辆,车厢的密封性差异很大。但再好的车子也不是全密封的,6月25日杭州城北下暴雨时,一辆宝马跑车熄火停在水里,后来水照样渗进了车厢里,这说明车子的底盘、车门并不是完全密封的。另外,每辆车子的四角都有透气孔存在,如果没有透气孔,关车门时产生的气压会使耳朵鼓膜出现不适。方向柱、玻璃窗等,也不可能与车身配合得严丝合缝。
杭州港昌汽车修理厂金牌维修技师程为良说,车库中的一氧化碳还可以从后备厢里的“活门”进入,这个“活门”相当于汽车的排气口,尽管有海绵塞着,但也不是百分百密封的。所以不管是将车内空气设置成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车库里的空气,还是会通过车身上的各个缝隙,进入车厢内,无非是进入得快慢而已。
密封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上升得比室外快得多
每年夏天,都会听到有人因在开着空调的车内睡觉而去世的消息,而且几乎都发生在密闭的车库里。为什么在车库里开着汽车空调睡觉这么危险?
来看看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的周胜利老师说,汽油发动机工作时,需要燃爆汽油,而汽油燃爆时需要大量氧气。理想状态下,1公斤汽油完全燃烧的话,需要消耗约15公斤的空气。如果按体积比算,大概是1∶9000。就是说,要燃烧1升汽油,必须吸入9000升(9立方米)的空气。开空调的话,消耗空气量会增加20%。而在平静的状态下,一个成人每分钟需要250毫升氧气,即需吸入5升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当车库的门拉严实后,整个车库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怠速消耗掉的空气(氧气)越来越多,车库内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这时,汽油就会出现不完全燃烧,在不完全燃烧下,排出的尾气会越多,程为良说,怠速情况下,汽油不完全燃烧现象比在行驶时更为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汽车在发动瞬间,我们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而不管开不开空调,汽车发动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无非是开着空调,汽油消耗量更大,产生的一氧化碳更多罢了。
一氧化碳浓度超安全值,人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危险?
周胜利老师说:“汽车废气中含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由于排放主要在0.3米-2米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固体悬浮颗粒物。”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刘进主任医师说,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若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会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当浓度不高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呼吸困难等。若浓度急剧升高,人会立即因脑缺氧而窒息死亡。
为什么人感觉不到一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是因为它本身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有麻痹作用,人根本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即使感觉到头晕、头痛时,许多时候也因四肢乏力,无法逃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在车库里去世的司机,发现时人已经在车外,但最后却因为没力气打开车库门。
在室外,在车里开着空调睡觉,也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车窗要开一条缝
夏天,许多车主,特别是专职司机,喜欢把车停在路边,然后开着空调在车里睡觉。周胜利老师提醒,这样做也有危险。
2010年12月28日的《齐鲁晚报》报道说,12月27日晚上9点左右,在国道206高速公路蓬莱管理处黄城收费站广场上,一男子开着空调在福特车里睡觉等人。40分钟后,正在巡逻的外勤人员发现司机睡着了,敲打车窗时,司机却毫无反应。担心司机出事,外勤人员打开车门,将司机扶到车外。此时司机已神志恍惚、四肢无力。经120医护人员急救后,司机才逐渐恢复了意识。医生初步认为是一氧化碳中毒。
在室外,开着空调睡觉,为什么也会昏死过去?
周胜利老师说,汽车行驶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随着空气的快速对流而降低或消失。但在怠速情况下,即使在室外,如果没有风,一氧化碳就会积聚在汽车周围,时间越长浓度越高。这个时候,如果你的车开的是外循环,车外的一氧化碳就有可能被大量吸入车内。当然了,现在许多汽车配置有烟雾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车内一氧化碳浓度达到警戒值时,会自动切换到内循环模式。
还有一种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毒。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职业病科、浙江省中毒急救与防治中心主任姚耿东说:“汽车空间狭小,如果车内空气设置在内循环,人体呼吸,导致车内的氧气会越来越少,而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高。当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人就会出现昏迷及脑缺氧情况。一般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人即有轻度中毒反应;当超过3%时,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超过6%时,就会重度中毒甚至死亡。”
两位专家提醒,即使在室外,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特别是几个人一起时更要当心,应将车窗留一条两三厘米宽的缝隙,且每小时通一次风。
2013年7月2日
车险案件:乘客下车算不算“第三者”? 顾名思义,商业三者责任险是保险公司为第三者的损失承担责任的保险险种。第三者指的是除投保人、被保险、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而遭受损失的第三方受害者。商业三者责任险是非强制性的保险,是交强险的补充。
商业三者责任险采取的是过错责任赔付原则,保险公司按照投保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来确定其赔付金额,交通事故后,交警部门认定事故中车主负全责、车主负主要责任、车主承担一半责任的、车主负次要责任的,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责任险的比例大不相同。举个例子吧,小卓在一次开车上班的途中,由于自己违...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