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通俗合同易引纠纷

 所属分类:北京市车险   2013-9-4 21:35:12    加入收藏
12月11日,首款“白话”车险保单终于在北京掀起了盖头。新的“白话”保单中,文字更加通俗易懂,以前在车险保单中普遍使用的例如“投保人”等专业保险术语都变成了“您”等口语化语言。据了解,因这家保险公司还未在西安设点,西安消费者暂时还难享受这种保单。

  消费者  看见专业术语就头大

  很多车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条款表述缺乏亲切感,“干巴”、“生硬”让人很难读下去;专业化程度高,很难读懂;条款大段表述,往往要读上几遍才能领会其中含义。而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刚刚披露的《2006年度北京地区机动车保险服务调查报告》显示,北京消费者认为车险产品不满意的首要问题是:条款复杂、看不懂,持此观点的人高达21.28%。

  小吴前年买了车,已经投保了两年车险的他却从没有仔细看过保单,“一看就头大,看不懂干脆就不看了。”小吴说。对于首款“通俗话”保单,他表示欢迎。“能看懂条款当然好,我的权利更能得到维护。”

  保险公司  “通俗话”就是为让老百姓接受

  首款“白话版”车险保单为汽车盗抢险产品。记者看到,这款“白话”车险保单将尽量让条款的文字通俗易懂,它的索赔材料明晰列表。

  据开发这款产品的中银保险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首款“白话版”车险力图避免使用艰涩的专业术语,更能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能够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据悉,这款新车险的投保、理赔凡是涉及保险金的环节和流程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刷卡操作完成。而过去消费者则需要直接到保险公司才能办理投保、领取理赔金等业务。主要服务人群是部分中高端消费者。

  不同观点  通俗合同易引纠纷

  不过业内人士却有不同的看法。某中资保险公司车险部的有关人士表示:投保人看不看保单并不在于保单是否通俗,关键在于投保人愿不愿意看。通俗化的合同把握不好很容易引发纠纷,而且目前行业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公司也很难把握。因此出台行业标准很关键。

2013年3月8日

车险费率案例分析
    车险费率案例 李小姐告诉记者,她一直给爱车买第三者责任险、车辆损失险和全车盗抢险“两主一附”。每年保险到期,她总是让保险公司原样续保。今年9月,保险又到期,李小姐到平安保险公司续保 时却被告知:由于你上年有三次出险理赔,所以,今年车辆损失险有500元的绝对免赔额,就是每一次出险,超过500元的部分保险公司才开始赔偿。 胡先生决定换家保险公司。她说:“我每次出险都是轻微刮蹭,报销三几百元。” 李小姐要来了平安保险公司、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永安保险公司、华泰保...查看全文>>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