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营销的面具:借团险洗钱
所属分类:
2013-6-6 21:27:25
加入收藏
现象: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在年底为企业员工投保团险,目的不在保障,而在于年底投保来年退保,实现避税,甚至中饱私囊。
风险指数:★★★★
案例分析:李小姐是上海一家外资IT企业的财务主管,该公司今年业绩骄人。为了奖励公司员工的工作业绩,今年元旦前,李小姐和公司领导来到保险公司,希望购买保险作为年终福利发给员工。李小姐的领导准备花50万,给员工购买团险,他告诉记者,如果发年终奖,这笔资金已经超过的企业福利范围,就可能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购买团体保险给这家IT企业和受益员工都带来了意外收获。保险公司团险部销售人员孙先生告诉李小姐,可以购买该公司团体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分红型),缴纳的保费为4708元。若一年后选择退保,该企业最后可拿到4329.2元。退保金相对缴纳保费缩水378.8元(4708-4329.2)。但是,如果这4708元用于发年终奖金,按照20%的个人所得税,将会扣税941.6元。
也就是说,李小姐所在公司每为一名员工购买这款保险,就能节省562.8元(941.6-378.8)。按照李小姐公司200名员工计算,该公司就能节省11.256万元(562.8×200)。这样掐指一算,李小姐公司的领导马上同意销售人员的说法,元旦前购买,等过完年再退保。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无论企业投保还是企业退保,保险公司在其中都有甜头可尝:投保增加了自己的业务量,拓展公司的业务规模,几个月的保费存款还可以获取短期投资的稳定收益;企业退保,保险公司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一定的退保手续费与管理费用,费率在3%-5%不等。
“团险客户经理一年一二十万元的业务奖金全靠年底这块大蛋糕了。”团险客户经理肖先生告诉记者,过了农历新年,很多家企业就立刻退保了,企业的保费最后去了哪里,他们并不清楚,可能转移到受益员工的个人账户上。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将扣除手续费后的保费以现金形式交给企业财务主管。
企业的资金,通过企业管理者建立一个团险公共账户,然后迅速退保,一种是转移到了受益员工的个人账户,另一种则成了部分管理者的财富,即私分公款。通过团险,这部分保险“躲”过了企业所得税(税率33%)、个人所得税(税率5%至45%)的双重征税。
对于团险洗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去年9月16日,财政部出台《关于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置商业保险若干问题的规定》,严令各中央单位和省级财政部门必须完成清退总结报告,并上报财政部。但不在规定限制之列的企业没有停止这种行为。
2013年5月3日
车市普遍货源充足,奔腾B50还是很紧俏 经销商应对购置税上调 各有策略和办法。购置税调整,2010年1月上半月长春车市波澜不惊,该热销的依然热销,该货源紧张的依旧货源紧张。各经销商应对购置税上调,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策略和办法。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在年初都为消费者带来哪些优惠,哪些车型目前货源紧张。
德系车
持续热销 一汽-大众车型货源依然紧张
德系车型在长春市场的认知度很高,因此销量最大,在全购置税减半的利好消息影响下,一汽-大众的很多车型都相当畅销,特别是新高尔夫上市后更是炙手可热。
记者从一汽-大众长春汇腾汽车销...
查看全文>> 2013年6月10日
全国车险标准并不能让车险理赔难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2005年7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针对消费者反映较集中的车险问题,制订了《全国机动车辆保险服务承诺》。该承诺规定了车险服务的基本流程,但对保险公司具体理赔尺度和时效未能作出明确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着眼点的不同,中保协服务承诺出台和实施,并不能让车险理赔难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最近几年,各家保险公司都陆续制定了车险理赔服务流程和标准,但由于各公司实力上的差距,导致服务标准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如大保险公司将小额快速理赔限额提升至5000元以内,而一些小公司连2000元以下的理赔也很难实现快速...
查看全文>> 投保三部曲
1.投保时要确保自己的车辆有合法的行驶证件及号牌,并经检验合格,否则即使买了保险车辆出险也属于免除责任。
2.在填写投保单时应认真准确填写个人资料,对于由他人代填的投保单,投保人一定要确认所填内容属实,险种是否符合自己的投保意愿,有无苛刻的特别约定内容等,除外责任条款一定要了解清楚,最好索要文字性说明材料,避免由于误解或不了解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确认无误后,本人再签名确认。
3.在收到保单后,一定要立即核对保险单上列明的项目,如车牌号,发动机号,车架号,要求承保的险别、保额等是...
查看全文>> 2013年6月16日
电销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渠道 传统渠道路在何方 电销已成大势所趋 自2007年平安产险公司开办电话车险业务以来,车险电话销售可谓如火如荼,发展速度之快令业界震惊。电话车险以其“便捷”、“省钱”两大优点,深受客户尤其是年轻客户群体的青睐。而电话营销在有效降低销售成本、化解销售能力差异等方面的优势,也起了产险公司的关注。各家保险主体纷纷加快了向这一领域进军的脚步。 根据相关报道,目前市场上已有平安、人保、阳光等12家产险公司获得车险电销资格,有近30家险企正在申请经营这一业务。这标志着电话车险的竞争格局逐渐形成,而在“快鱼吃慢鱼”的规则刺激下...
查看全文>>